首页研究 › Theranostics|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揭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STAT3通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

Theranostics|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揭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STAT3通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

 

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放疗已成为诸多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放射性肠损伤是盆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接受过盆腔肿瘤放疗的患者90%会出现腹泻、腹痛等急性症状,约20%~40%患者的症状为中到重度。损伤可发生于肠道任何节段,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严重者甚至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在达到放疗疗效前提下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是医疗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剂,以改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肠损伤。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研究员团队Theranostics(最新 IF: 12.4)上发表论文,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MSC-EVs)可主动靶向到辐射损伤的肠道部位,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发挥损伤修复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研究员、徐畅研究员和宋会娟副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成员何宁宁、董明新和孙毓筱为文章的第一作者。

111

对于难以治疗的放射损伤,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MSC-EVs)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有希望的治疗方法。细胞外囊泡中包含有来自亲本细胞的复杂内容物,包括蛋白质、脂类、mRNA、miRNA和DNA,可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或抑制细胞的凋亡,进而达到促进组织损伤修复的目的。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MSC-EVs治疗放射性肠损伤,发现随着小鼠腹部接受辐射剂量的增加,MSC-EVs在损伤后肠道部位的聚集量增多,并揭示这一过程是由MSC-EVs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与辐射损伤后细胞外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结合介导的。MSC-EVs到达损伤部位后进而促进肠道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减轻炎症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MSC-EVs是通过携带的miRN-455-5p靶向SOCS3进而激活STAT3通路发挥肠损伤的治疗作用。这项研究为将来MSC-EVs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放疗辅助药物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在肿瘤放疗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222

参考文献: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argeting irradiated intestine exert therapeutic effects. Theranostics. 2024; 14 (14): 5492-5511.

原文链接:https://www.thno.org/v14p5492.htm

外泌体资讯网 Theranostics|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强:揭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STAT3通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