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 ›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南昌大学辛文强:揭示如何运用胶质瘤来源EVs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潜力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南昌大学辛文强:揭示如何运用胶质瘤来源EVs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潜力

 

在胶质瘤中,细胞外囊泡(Evs)在颅内信号传导和肿瘤微环境塑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胶质瘤来源的EVs所携带的货物(cargos)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生物学因子高度一致,这表明胶质瘤对卒中病理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通过EVs这一关键媒介发挥作用。

近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辛文强博士和山东省立医院潘永丽博士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杂志上发表题为“Unlock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umor-derived EVs in ischemia-reperfusion: a breakthrough perspective from glioma and stroke”的综述(2025 Mar 15;22(1):84),主要介绍了肿瘤来源EVs在卒中缺血-再灌注中的治疗潜力。 第一作者南昌大学的郝中楠和关文欣(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通讯作者潘永丽和辛文强。

图片1

 

该研究探讨了胶质瘤与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相互作用,涵盖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过程,重点关注缺氧、卒中发作、进展及恢复阶段,并特别强调EVs及其携带的货物在这一互动中的关键作用。

临床研究揭示了胶质瘤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双向关系,并有证据表明两者在空间上可能存在重叠。这种关联源于它们在病理过程上的显著相似性,包括细胞代谢调控、炎症、凝血、缺氧、血管生成以及神经修复等过程,这些过程均涉及共同的生物学因子。两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共同特征是EVs在细胞间通讯中的关键作用。细胞外囊泡具有双层膜结构,能够包裹蛋白质、脂质和核酸,从而保护其免受核糖核酸酶(RNases)、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s)和蛋白酶的降解。这种结构特性使EVs能够在多细胞生物体内介导远距离的细胞间通讯。

图片2

图 1:神经血管单元及卒中与胶质瘤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胶质瘤与卒中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作用,提示二者在机制上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图片3

图 2:卒中与胶质瘤之间的病理重叠具有重要意义

 

胶质瘤与卒中之间的病理相互作用高度重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这表明,胶质瘤对卒中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危险因素、卒中前缺氧状态、卒中发生以及卒中后的恢复过程。

图片4

图 3:胶质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及其在卒中中的作用

胶质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携带的货物已在卒中研究中广泛报道,并在两种病理状态中发挥一致的作用,提示了EVs作为两种病理状态沟通桥梁的可能。

参考文献:

Unlock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umor-derived EVs in ischemia-reperfusion: a breakthrough perspective from glioma and stroke.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25. 22(1).

外泌体资讯网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南昌大学辛文强:揭示如何运用胶质瘤来源EVs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潜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