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方法及组学 › 福建医科大学陈敬华教授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官轮辉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简单可视的外泌体检测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陈敬华教授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官轮辉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简单可视的外泌体检测方法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显示循环中的外泌体或可作为监测和预测许多复杂疾病(包括癌症)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然而,在常规临床中,可靠有效且成本合理的外泌体检测仍然是个困难的任务,主要是由于缺乏足够简易和快速的测定平台。因此,福建医科大学陈敬华教授团队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官轮辉教授团队合作在最新的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发表文章。展示了一种可见且简单的方法,通过整合具有优良水溶性(s-SWCNTs)的单壁碳纳米管和核酸适体来检测外泌体。外泌体跨膜蛋白CD63的特异性核酸适体被缠绕在s-SWCNT的表面,显著提高了s-SWCNT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有效催化H2O2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并导致底物的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然而,加入外泌体后,核酸适体与CD63结合,通过构象变化从s-SWCNT的表面离开,s-SWCNT的催化活性降低,溶液颜色又从蓝色逐渐变浅。利用这种现象,他们研制了一种可以通过肉眼或UV-vis光谱仪检测外泌体的核酸适体传感器。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对外泌体的线性范围为1.84×106至2.21×107颗粒/μL,检测限(LOD)为5.2×105颗粒/μL。另外,该传感器具有通用性,只需根据待测对象的结构特点设计相应的高特异性核酸适体,并对分析条件稍做改变,即可将其推广应用于其它靶标的检测。

参考文献:

Xia, Y., et al. (2017). "A visible and colorimetric aptasensor based on DNA-capp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 detection of exosomes." Biosens. Bioelectron. 92: 8-15.   IF=7.476

 

版权归外泌体之家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

原文下载和讨论请点击:http://www.exosome.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9

外泌体资讯网 福建医科大学陈敬华教授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官轮辉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简单可视的外泌体检测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